促进民生改善要建立长久机制

来源:国际商报 | 2021-08-13 17:21:33 |

近期,河南等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影响,南北多地洪涝灾害风险高。同时,国内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在重重困难面前,保障当地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关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安全。

为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和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保供工作,商务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密切与重点地区的联系,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把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强化部门、地区间协同配合,督促商贸流通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工作。

7月23日,商务部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会议要求,切实做好商务领域防汛保供工作。

国家发改委则于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切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受访专家表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需要突出民生保障功能,而促进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建立长久机制。

各地商品供需总体稳定

我国重要民生商品产供储加销链条长,环节多,涉及范围广,“小生产、大市场”特征突出。在面对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突发事件时,这些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容易波动,进而给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带来较大挑战。

越是应急响应,越能考验城市的储备保障水平和市场调节能力。在多部门部署下,各地也在采取措施,切实做好保供工作。

北京市石景山区商务局建立重点商超日报送机制,通过对各点位的监测掌握每日商品供求及库存信息;向区内重点企业印发加强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的通知,指导企业拓展采购渠道,建立产销对接,加强货源组织和储备,如遇突发情况,积极协助进行应急保障,提供保障车辆并及时将储备物资运送至指定地点。

河南日前向全省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农产批发企业等发布《关于规范价格行为稳定市场秩序的倡议书》,规范价格行为,稳定市场秩序。8月11日,河南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充足,价格总体平稳,河南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72个品种与前一日相比“26降18平28涨”。

8月11日,厦门启动暴雨洪水三级应急响应,该市商务局高度重视,发挥商务优势,全链条、多维度构建从基地到终端快速响应机制,将主要基地及供销大户、批发市场、配送保障、零售终端等纳入其中,全链条织密“保供网”,多举措畅通供应链。

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国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需总体稳定,蔬菜供应有序,各地未发生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现象,为疫情防控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

需建立长久价格机制

“从长远看,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需要突出民生保障功能,而促进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任务。为此,需从供求关系、市场预期等方面综合施策,遏制重要民生商品供给短缺和价格过快上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多措并举增加供给,做到保供优先,特别是拓展中国急缺的油气等资源供应渠道,增加各类储备,切实保障供应。

二是加强商品供应链管理。通过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供应链服务企业,提升企业对大宗商品供应链的专业服务能力和金融操作能力,利用专业知识等增强议价能力,建立海外大宗商品稳定供给基地,增强对战略型产品的调控能力,引导农产品合理定价,增强粮食供应安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三是采取相应措施妥善疏通原材料价格向中下游传导。进一步抑制中下游对上游原材料需求过快释放,引导中下游产品采购成本顺畅向消费终端传导,以免给中间企业造成两头挤压的价格“堰塞湖”,助其更好依靠市场化方式消化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日前召开的全国价格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十四五”时期价格工作要突出规划引领,突出市场化方向,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推进价格治理能力现代化。

刘向东表示,“十四五”时期的价格管理需要强调其市场信号的作用,反映多买多卖的供求关系变化。为此,需要利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引导供需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从而使价格保持在均衡水平之上。应充分发挥商品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提高商品期货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程度;临时利用国家战略储备抑制市场价格;依法依规开展合规性审查和价格管理。(记者 白舒婕)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