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费险理赔纠纷时有发生,怎么正确购买运费险呢?

来源: 番禺日报 | 2020-11-18 08:40:48 |

作为一年一度较大规模的电商平台网络购物节,“双十一”过后,不少消费者在经历“剁手”之后开始进入等快递、收快递的阶段,许多小区的快递代收点近几天格外热闹,“货满为患”。但是,购买的东西多了,难免会收到不合心意想要退回的商品,因此,退货运费险(以下简称“运费险”)成为众多消费者投保的险种之一,也成为互联网财险领域的一大强劲增长点。

运费险理赔纠纷时有发生

在投保运费险普及度较高的同时,由运费险理赔问题引发的纠纷亦时有发生。近日,家住大石街的邬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双十一”当天在某网购平台上购买了一件联名款的衬衫,但是她对穿着的码数拿不定,所以她在购买的界面勾选了运费险。收货后,邬女士发现衣服大了不少,无奈之下只能申请退货退款。申请退货后,邬女士却意外发现自己投保的运费险被拒赔了。她表示,她退货时所有信息符合要求,而且卖家也同意退款,但平台给出的拒赔理由是:基于历史交易行为综合判断,本次理赔申请不符合运费险赔付标准。

据了解,运费险,是由保险公司针对网购的特性,为了解决买卖双方在退货中因运费支出产生的纠纷,而特意推出的退货运费险产品。买家可在购买商品的时候选择投保(或者由卖家和平台赠送),当发生退货时,保险公司会在72小时内进行审理,审理通过,会按照约定对买家的退货运费进行赔付。理赔额度根据买家的收货地与卖家退货地之间的距离、商品重量计算来判断赔付额度,赔付金额一般在6元至20元之间。

记者整理发现,平台拒赔和取消运费险的一大原因是认为消费者账号和交易行为存在异常。业内人士表示,运费险被拒赔与买家之前退货次数有关,所以保险公司拒绝赔付运费险。邬女士表示,按理来说,她购买此单业务时购买运费险,说明保险方认可对此单的赔付责任,如果认为购买此险的消费者此前有高频率退货的异常交易行为,则应在购买方勾选时拒绝承保,而不是事后拒绝赔付。

利用运费险“薅羊毛”屡见不鲜

一般而言,运费险价格低廉、投保便捷、保费理赔率高,是“剁手党”的重大保障之一。消费者在网购时只需要几元就能购买保障,所以也有一些“精明”的消费者利用运费险“薅羊毛”。在购买商品和运费险之后,需要退货时,他们就想方设法找一些低于市场价格的快递寄回退货件。例如在买家和卖家都是广州市内,平台一般会赔付8元的运费险,但如果自己找快递公司或者其他途径寄回退货件,可能少于8元,那么消费者就能赚取其中的差价。

除此之外,也有人通过虚假购物投保并申请运费险理赔,骗取高额保险赔款。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目前多采取对运费险赔案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筛选找出可疑的卖家或买家,对可疑对象的投保和理赔记录予以检测,在确认可疑对象有虚假理赔的情况下会拒绝向其出售运费险,甚至采取法律手段维护保险公司的合法权益。考虑到运费险的模式,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提高对运费险投保数据和理赔数据的分析能力,优化对于虚假理赔监测规则的设置,更高效准确地区分真实理赔和虚假理赔,在打击虚假理赔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正确购买运费险

中保协数据显示,2019年,互联网非车险保费收入为564.09亿元,业务占比高达67.26%,同期增长率为72.69%。其中,从保单数量看,运费险销量最大,全年累计保单数量约150亿份,超过总体互联网非车险保单数量的50%。运费险作为一种为减少买家运费损失的补偿性保险,能为卖家和买家提供一定的保障,如何正确购买运费险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消费者往往在订单页面直接勾选,并未对保险条款进行认真阅读,对保险责任、免责内容、理赔金额、保险期间等合同内容并不清楚,因此理赔阶段容易产生纠纷。”太平洋保险的销售人员陈先生告诉记者,多次购买、日常生活、高品质的商品,相对不易出现退换风险,可以不投保运费险。另外,消费者可以关注实际保费与理赔金额的差价,以及理赔金额是否覆盖实际运费,选择是否购买。由于不同产品理赔情况不同,在购买商品之前消费者最好第一时间阅读投保须知和保险条款。发生理赔事项后,应及时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并履行相应手续,如填写退货快递单、退货事由等,保证及时得到赔偿。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